面对武汉依旧严峻复杂的防疫形势,为了全力保障师生需求,让师生每天都吃上热乎可口的饭菜,学校物业管理中心想在前干在前,从源头上做好管控,提前做好物资储备、做好工作安排,号召全体工作人员克服困难,把服务好师生放在第一位,全力保障食堂正常运转。200余名后勤人闻令而动, 于11月25日全部入住员工宿舍,全天候在校,全身心投入,为首义大家庭万余名师生的一日三餐做好后勤保障。
“我的想法很简单,就是把工作做好”
西三食堂经理冯茂富,在2020年武汉疫情最为严峻时一直坚守岗位,全力做好封城期间校内值班教职工的配餐工作,后被湖北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评为“最美后勤抗疫人”。这一次,他当然不会缺席。
西三的自助小火锅、特色自助餐一直很受欢迎。为了让师生吃得更满意、更放心,冯茂富精益求精,严把质量关。菜洗得干不干净,荤素搭配是不是营养均衡,色香味是否一应俱全,加工烹饪的每一环节,他都要亲自把关。“菜品要尽可能丰富,满足师生多样化需求,味道当然也要好,师生吃得满意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。”这是冯茂富考核自己工作的最高标准。
住进学校已经10余天,冯茂富最放心不下的是家中患有尿毒症的妻子。“妻子隔天要去医院做透析,视力也不太好,现在只能自己坐出租车去。”冯茂富脸上满是担心,“但是大家家里都有困难,我现在的想法很简单,就是把工作做好。”
“家里有困难的同事都住校了,我更要来”
中心副总经理陈红艳负责了200余名后勤人集中住校的安置工作。“早班和白班的员工要分开住,生活习惯不一样的员工要分开住,宿舍的空调热水器全部要调试好,员工有特别要求的也要及时协调安排。”200余人安置妥当,陈红艳的电话已经打爆、嗓子也直冒烟。12月1日,武汉天气骤变,气温大幅下降,有的员工被子没带够,衣服不够穿。陈红艳又赶紧为大家调配购买棉被,保证员工睡得暖穿得暖。
陈红艳的日常工作也很繁重。她每天要抽查各窗口的菜品质量、关注员工服务态度,还要收集师生对食堂工作的意见,以便不断改进工作。
这段时间,陈红艳都住在办公室,上班和休息的地方,相差不过10步距离。“好多家里有困难的同事都住校了,我的家里不用我照顾,我更要来。”
其实,早在23日,全体后勤员工住校以前,陈红艳就带着行李住进了办公室。因为她知道,后勤岗位上一个都不能少,每个人都做好本职工作,大家才能一起为全校师生服好务。
“住会议室没什么,慢慢就习惯了”
王世进是中心的采购货车司机,每天零晨4点,他就早早开始一天的工作,开车前往位于光谷的菜场采购新鲜蔬菜。因为作息时间和其他人不一样,为不影响同事休息,在25日大家集中入住员工宿舍时,王世进就拖着行李径直走进了中心会议室。他早就想好了,自己住在会议室,这样既能按时工作,又不影响其他人休息。
每天晚上,当所有人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,下班回宿舍休息时,王世进就来到会议室,把被子铺在会议桌上,抓紧时间休息。“住会议室没什么,慢慢就习惯了,大家都很辛苦,我不能因为自己的工作影响其他人休息。”王世进的想法非常朴实。
“饮食关乎健康,每个环节都容不得差错”
水煮鱼、铁板烧、麻辣烫、卤汁肴……西一食堂特色窗口吸引众多师生前来就餐,为了保证食材新鲜安全,特色窗口所需的食材由学校指定供应商每日配送。学校加强校园防控管理以来,校外送货车辆不能进校。这样,每天清晨6点,食堂经理和员工们就要一起到校门口接收货物。西一食堂经理焦丹每天的工作就从搬运食材开始。她们总是早早来到校门等候。货物卸载后,焦丹首先负责消杀,然后和员工一起用电动车、拖车搬运回食堂。
“中心对货物消杀提出了严格标准,我们都会仔细再仔细,一定不能让任何风险可能进入校园、进入食堂。”焦丹认真地说,“饮食关乎健康,每个环节都容不得差错。”
工作之余,焦丹还会主动和员工们聊聊天,关心大家的生活。但是对于还在上小学的女儿,焦丹却有愧疚。10多天没有回家了,她只能每天晚上通过视频和女儿聊聊天,听女儿亲切地叫“妈妈、妈妈!”
平凡的岗位、朴实的想法、务实的行动,为保障校园平安健康,保障全校师生餐饮需求,物业管理中心全体员工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以服务初心、自觉担当、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个优秀集体一以贯之的高度责任感、凝聚力和战斗力。
记者 赵颖
编辑 丁炜刚